价格 | 面议 |
---|---|
区域 | 广东省 |
来源 | 广东富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摘要:我国在1996年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其中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进行了特别规定。但我国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认识和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危废污染控制体系。针对上海市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从上海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在X许可下的市场化经济手段管理方式.探索用市场机制治理和防止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方法,以及现阶段X在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发展方面可实行的措施,确定适合上海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技术经济政策,以解决上海危险废物污染问题。 3.2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市场化管理研究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市场化;管理
1前言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单纯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纯地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态,不具有经济价值。尤其在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单纯靠X行为,通过“谁污染,谁治理”来保护环境,导致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治理成为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一种公益事务,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处在一种场所分散、技术水平低下的状态。同时,危险废物环境保护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困难或建起后运行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不能适应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业危险废物管理模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工业危险废物实行集中的市场化运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保证,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上海市行政区域内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从上海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在X许可下的市场化经济手段管理方式,探索用市场机制治理和防止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方法,以及现阶段X在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发展方面可实行的措施。
2.2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2.2.1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理处置现状调查的基本原则
(1)全过程管理的原则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性,一旦产生就要经过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理、处置等一系列环节。在危险废物调查过程中,重点放在产生源,并注重危险废物的流向及自行处置情况,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重点原则调查原则上应为所有产生
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处理处置的企业,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由于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量大面广,受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限制,本研究调查工作的范围设定在占上海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达90%的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行业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专业企业。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核实的方法,取得调查资料。
2.2.2调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的来源包括历年X的环境规划报告,研究机构的危险废物专题报告,上海环境年报和统计/报告,企业现场调查的数据,以及X颁布的有关危险废物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政策。
2.2.3现场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废物名称、种类、数量和流向,及处理处置的基本情况。列入危险废物产生数量的调查对象原则上以《X危险物名录》01~47中的废物产生量》500t/a企业,以及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企业的基本情况。
2.3研究方法
通过现实和背景的了解、基础数据的调查,运用统计方法,以数据说明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阐述观点,得出结论。
2.4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报告的数据,结合企业现场调查的数据,进行基础数据分析比较,选定合适和正确数据为研究的数据来源。
数据统计运用已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计算统计数据,用数据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对被调查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排序;分析影响本地环境的危险废物的重点污染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上海市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状况
根据“上海市2000年度排污申报登记、变更数据技术总结”中的统计数据,上海市危险废物年产生量46.3万t。
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前10位废物共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89%,集中反映了危险废物的类别和性质。
上海市危险废物年产生量排位靠前的分别为宝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徐汇区和嘉定区,上述6个区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占总量的89.66%。与工业固废的分布相类似,危险废物的区域分布可划分为以宝山区为X的西北块区域和以闵行区、浦东新区为X的东块区域。
从行业分布分析,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化工原料、冶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医药等行业(见表1)。
表1上海市危险废物产生量行业分布情况(t/a)
根据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在奉贤区、南汇区、闵行区、金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杨浦区、普陀区等地域范围内设立了10个危险废物收集站,初步建立了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转运服务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转运由非专业队伍承担。
全市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企业共60家,其中,4家砖瓦厂处理电镀污泥,6家从事废有机溶剂回收,6家从事有色金属回收,8家从事废矿物油回收,4家从事废乳化液和钝化液处理,6家从事油污泥处理,7家从事重金属回收,19家从事危险废物焚烧处理。以上企业在2003年共处理处置危险废物12.9万t(摘自上海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2003年统计数据)。
另有近30多万t废酸碱和废有机溶剂由企业自行处理。
处理处置企业中,19家从事焚烧处理企业共拥有回转炉、热解炉、卧式炉等各类危险废物焚烧炉21座,分布于闵行区、普陀区、奉贤区、浦东新区、嘉定区、南汇区、松江区、青浦区、金山区和宝山区,其中有些位于准水源保护区内,有些则不在工业区的范围内。据统计,这些焚烧炉的总设计能力达55600t/a,远远大于本市企业委托危险废物焚烧量。低水平的危险废物焚烧炉设置过多,且尾气处理装置技术水平较低,直接造成污染分散、点源扩大,不利于集约化、无害化处理,不利于焚烧技术向资源型焚烧处理技术发展。
2002年,以X投入和企业贷款结合的形式,上海市建成一座年处理能力达2.5万t的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该项目的建成为危险废物X终无害化处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项目的实际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3.3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中,还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缺乏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整体协调。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在实践中仍缺乏必要而切实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处理处置技术落后,硬件建设尚需加强,一些投资大、难度高、周期长、利润低的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项目较难吸引投资。对投资者而言,行为完全按照价值取向,一旦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一旦与经济利益相悖,则弃之。因此,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理处置企业的现行管理,不仅缺乏符合环境和经济要求的制约机制,也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控制手段。
3.4经济活动中产生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原因
经济活动中发生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原因有:(1)企业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考虑,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各种废弃物也相应地增加。(3)发展经济与防治环境污染之间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存在矛盾,往往会做出“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选择。在经济发展中不顾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标准。(4)由于资金短缺,就业压力大和人口素质低,往往采用污染严重的落后技术,造成环境污染。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上述4个原因都存在。
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解决环境问题,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和经济手段是无法办到的,必须有X的介入和干预,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在加强X介入和干预的同时,发挥市场的作用,把X的干预与发挥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X在介入和干预中除了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外,还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利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力量。
3.5用市场机制治理和防止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
市场经济中,既然企业会为了追求利润而破坏环境,X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利用企业追求利润的这种动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各种形式的良性循环市场条件,制止某些企业沿循着“高消耗、低收益、高污染、低效益”的轨迹恶性循环,从而推动企业沿着“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之路发展,使企业为了利润而必须保护环境。在市场经济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盈利性的产业。在发达X,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防治污染应遵循市场经济中的规模经济原则,一是实行集中治理污染,这可以降低各个企业分别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的成本;二是提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的企业也必须具有规模经济,即按照采用的不同技术建立具有规模经济的危险废物治理企业;三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组织危险废物防治新技术的开发,多渠道为开发新技术融资。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中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3.6工业危险废物市场化管理的内涵和突破口
上海市工业危险废物市场化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治污集约化“谁污染,谁付费”政策使社会化大生产变为可能。实行集约化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才能降低治理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经济效应,避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2)产权多元化除了X增加投入外,更重要的应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方针,使危险废物治理投资渠道多元化。要建立一种社会化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倾斜,吸收海内外各方力量投资于此产业。
(3)运行服务市场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要推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由X立法人来承担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社会化服务。逐步造就一批专业化治理公司,形成运营服务市场,建立起投入产出机制,把危险废物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行管理者的经济效益统筹兼顾起来,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的良性循环。
4结语
作为上海工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配套措施以及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管理相当重要,必须在适应上海发展的统一规划下,有先后、分层次地形成危险废物科学管理体系,必须完善危险废物控制管理的政策法规,依托科技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走一条环保与经济双赢之路。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论,依托法律保障、经济杠杆和环境教育等手段,开拓上海市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局面,是上海目前环境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课题。将上海危险废物管理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跨越,固废治理从分散化向集约化、规模化跨越,处理技术从粗放型向生态型跨越,从而促进上海城市建设现代化、经济循环生态化、社会发展协调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环保产业集约化、环境管理规范化。
联系人 | 李鹏飞 |
---|